本期专家
唐中林
博士生导师 研究员
中国农业科学院“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首席科学家。
智能养猪
围绕养猪管理,构建广泛的网络化平台。在此平台基础上广泛的协同集成并充分连接软硬件设备设施和一系列最新的技术,从而基于养猪产业生产等多场景开发相应的产品和服务,带动整个行业的转型升级。
视觉识别,声音识别,养猪业如此高大尚
视觉识别技术:
利用传感器、摄像头等采集猪的视频、图像,利用计算机视觉识别技术和猪的行为学特征,对猪的身份、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做出判断。
猪脸识别技术通过猪的体型、外貌、纹理、面部特征等细节的识别,提取每一头猪只的特征,精准定位每一头猪。绘制猪体3D模型,对猪进行估重,同时根据猪的体尺等指标,绘制猪的生长图谱,进行优良种猪筛选。红外成像可以获取猪的体温,结合猪群的行为,监测猪只健康状况。
声音识别技术:
结合声学特征、语言识别技术和猪的行为特征,对猪的生长状态和健康状况做出判断。
声音识别技术对猪只的情绪、饥饿、发情、健康等状况可以做出判断,为生产决策和疾病防控提供指导。当小猪被母猪压住后,语言识别技术通过小猪的尖叫声,去判断小猪的位置,并告知管理员去把小猪救下来。
电子医生上岗 守护生猪健康
电子医生是可以实时监测猪只生理指数的智能传感系统。它可以通过采集猪的体温、活动量等数据,通过AI算法分析猪是否处于排卵期,以及是否生病。
目前,电子医生对猪发情和生病的判断精确率已达到95%左右。对生猪排卵期的预测可辅助养殖场在最佳时间进行配种,从而提高母猪的年繁殖能力,减少空怀期。
溯源系统 让猪拥有“身份证”
可追溯智能养猪管理系统是一种旨在加强猪肉食品安全信息传递、控制食源性疾病危害、保障消费者利益的动物食品安全信息管理体系。它为消费者提供更为充分的知情权和投诉维权支持,消费者在购买产品和消费之前,就能很容易地获得猪肉食品安全相关信息。
为每头生猪建立“基因身份证”,用基因组的技术就可以做到全程跟踪,无缝追溯,任何地方无法作假。通过基因组的遗传信息记录生猪饲养、健康状况、生长信息,并对此数据信息进行记录。基因溯源可监控从养殖到屠宰场、分割、配送市场到餐桌的全过程。生猪屠宰加工企业、检疫部门、监管部门以及消费者等可以很方便地通过互联网,对生猪从出生到上餐桌的整个生产过程进行监控、追根溯源。
基因育种技术 生猪性能提高 抗逆性增强 养猪业风险降低
“猪粮安天下”。猪肉产量、品质决定着生猪产业的价值,关系着我国猪肉食品安全、社会稳定和可持续发展。猪产肉等性状的改良一直是我国猪育种界最重要的研究课题之一。通过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等技术,对猪进行分子设计育种和种质创新,不仅为农业生产提供高产优质抗病的优良品种,而且为人类健康研究提供理想的动物医学模型。
在我国生猪品种结构中占主导地位的是瘦肉型猪,其瘦肉率高、生长速度快,经济效益高,适合规模化养殖,但抗逆性差。与之相比,我国地方猪种资源丰富,具有抗病性好、耐粗饲、适应性强、肉细嫩多汁、口感好等优点,但存在瘦肉率低、生长缓慢、经济效益低等问题。因此,我们希望通过基因手段开发利用丰富的地方猪种质资源,改良猪肉品质,提升产业价值。
猪基因组设计育种创新团队属于国家唯一专业从事农业基因组研究的机构——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基因组研究所。团队采用基因组等多组学手段,主要研究猪产肉等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高通量挖掘猪产肉等相关关键基因和非编码RNA因子,利用高密度SNP芯片和基因组测序技术,结合云计算和人工智能手段,依托单位拥有的国内农业领域最大的超算平台,对猪进行全基因组设计育种,培育快长、优质、高繁、抗病的优良品种,并采用基因组定点编辑技术创制猪育种新材料。
中国农业科学院传媒与传播研究中心
采写|李海燕 侯丹丹
中国农业科学院办公室
审稿|邬震坤
特别鸣谢|仰皖旭
专家介绍
唐中林研究员从事猪的生产与遗传育种研究已经20年,经常深入生产一线。主要研究猪产肉等重要经济性状形成的分子机制,利用全基因组选择和基因编辑技术进行猪的分子设计育种。
获国家技术发明二等奖和中华农业科技奖一等奖等国家和省部级奖4项,获国家发明专利12项,国际发明专利2项,软件著作权2项和实用新型专利1项。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博士后基金、863重点项目子课题、973项目子课题和转基因重大专项等项目10余项,发表科研论文129篇,其中SCI论文53篇。应邀在世界整合生物学大会、亚洲动植物基因组大会和世界畜产大会等国际学术会议做报告10余次,兼任6种国际刊物编委,受邀参编英文专著3本,为《Genome Biology》等10余种国内外学术刊物审稿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