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统计显示,截至2017年底,中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达2.41亿,占17.3%,去年净增老年人1004万人;另有数据表明,目前在我国2亿多的老年人中,有近一半独居或空巢。
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民众提供全方位、全周期健康服务,将是下一阶段大健康养老工作的主要内容。和着欧美同学会合唱团悠扬的《天边》,第十届清华养老产业高端论坛日前在具有百年历史的清华大学大礼堂内拉开帷幕。随后,数十位参加论坛的专家及演讲嘉宾同戴银发,共同表示:执此一念,相伴十年;你我携手,成为“影响养老产业的力量”。
每4人需要抚养一位老年人
根据《“十三五”国家老龄事业发展和养老体系建设规划》预测,到2020年,全国60岁以上老年人口将增加到2.55亿人左右,占总人口比重提升到17.8%左右;80岁以上的高龄老人将增加到2900万人左右,独居和空巢老年人将增加到1.18亿人左右,老年抚养比将提高到28%左右;用于老年人的社会保障支出将持续增长;农村实际居住人口老龄化程度可能进一步加深。
换言之,两年半之后,全国平均不到6人中有一位老年人。这些老年人差不多每两位当中,就有一位无子女或子女不在身边,不得不自己孤独地面对衰老。全社会差不多每4人需要抚养一位老年人。
有专家预测,到2030年时,我国老龄人口比例将超过1/4;在2050年前后达到顶峰,约占总人口的1/3。那时,我国将有4.8亿、甚至接近5亿老年人。
“谁家少年不青春,谁家传承无老人。”既是清华同衡规划设计研究院院长,又身兼清华大健康(养老)产业联盟执行主席的袁昕教授表示,在养老这项现实而迫切的社会需求中,包含了来自政府、企业、个人的极其复杂的内容。
袁昕指出,30多年的计划生育政策,推动中国人口老龄化速度持续加快;新型城镇化进程,又使得独居和空巢老年人越来越多,个体的养老压力越来越大,养老需求越来越迫在眉睫。“不能等老了才去想养老的事儿。要放到更大尺度上未雨绸缪,从保持国民健康和幸福、保障经济社会发展的持续稳定和长治久安的高度,看待人口老龄化与养老问题。”
“借助大数据平台,建设智慧城市,实现智慧养老,最大好处是提高效率。”袁昕主张,运用共享经济的模式,沟通供需信息、审核企业资质、评估服务绩效、进行政府监管,甚至发放养老产品及服务的政策性补贴等环节,都应依托大数据平台高效实现。
补上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这一课
“老人是对老年一无所知的孩子”。全国老龄工作委员会办公室副主任吴玉韶在论坛上做主旨报告时谈到,百岁人生,要学会终生自立。应当鼓励老年人独立、参与、自我充实,而不是鼓励更多的照顾。
《“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显示,2015年,我国人均预期寿命达76.34岁,到2020年将达77.3岁,2030年将达到79.0岁。
人口老龄化是贯穿我国21世纪的基本国情。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是一项长期的战略任务。吴玉韶认为,政策出了很多,但是落实效果不好;老年人不宜居的环境一旦形成,改造难度极大;比如,老年群体消费观念滞后,甚至到KTV唱歌,都自带水杯、干果、水果,除了包间费其他一律不消费……
在吴玉韶看来,应对人口老龄化,需要理念先行,理念决定思路,思路决定出路。理念要先行,就必须对全社会进行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必须补上这一课。“应提倡树立老年人自尊、自强、自立、自爱的积极老龄观,特别是积极的学习观和参与观。”
有研究显示,60-69岁的低龄老年人思维能力保持着普通智力高峰期的80%-90%,很多科学家创造发明是在60岁以后完成的。实践表明,老年人的社会参与和身心健康之间正相关。
向全社会进行六方面老龄化教育
吴玉韶一一解释应面向全社会进行的六方面老龄化国情教育:
第一,要进行生命历程观的教育,帮助人们认识和适应老年期。
关键词: 人口老龄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