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卓机器人与工业网络
“我的理想是希望用人工智能解决中国人看病难的问题,提高中国医生的一致性问题,希望三甲医院的医生能不这么忙,能真正解决一些相对疑难病种。”
百度大数据实验室主任范伟曾在一个活动上直述自己的愿望,而这或许就是医疗大数据与医学人工智能原本的样子。
可以说,人工智能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明代科学家宋应星的《天工开物》不仅囊括鬼谷神工自然形成的天工之物,还包括由人类智慧开发出来的人工开悟。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人工智能和医疗的结合也在给人类带来新的开悟。在医疗领域还有大量的疑难病症和未知机理,需要人与机器共同来理解和解决。
根据Frost & Sullivan预测,2021年AI+医疗的应用规模将会从2014年的6.64亿美元增长到2021年的66.62亿美元。从需求上看, 45岁以下的各年龄段人群中超过一半愿意将AI应用到自己医疗需求中,而且越年轻这一趋势越明显。
在国外发展如火如荼时,2015年末,国家多部委机关出台多项政策鼓励医疗大数据、医疗人工智能等新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应用和创业。其实早从2014年开始,大量医疗人工智能创业公司涌现,不少传统医疗相关企业纷纷引入人工智能人才与技术。
BAT相继布局:百度的医疗大脑是一个人工智能辅助诊疗系统,计划打造成开放的医疗智能平台;阿里打造阿里云ET医疗大脑,希望在患者虚拟助理、医学影像、精准医疗、药效挖掘、新药研发、健康管理等领域承担医生助手的角色;腾讯2017年8月落地了AI 医学影像产品腾讯觅影。
麦肯锡全球研究所预测,大面积使用人工智能诊断疾病可能不会太快发生,即使早已入局的巨头们,也不过是入门级水平,不过这并不妨碍AI的成功渗入,成为医疗的底层技术,就像之前的IT技术一样。在实际应用尚未成熟之时,资本在风口的鼓吹下往往伴随着虚火,火势燎原之后,留给AI医疗的想象空间,还需要稳健的模式和理性的市场来验证。
关键词: 人工智能